在网站中当用户做一些删除等危险操作时我们经常使用确认页对其进行提醒,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该使用确认页? 
 
  以上的那个图,就是本文的主角:二次确认页,她的英文名是confirmation alert。 
  此文的背景:当时为什么想做这个二次确认页的研究,也是由于当时做的一个项目。当时那个项目出现了很多个二次确认页。 
  有很多人的意见: 
  “啥?删除地址也要二次确认?不用吧” 
  “这里为什么不确认一下呀?直接就提交了?填错了怎么办?” 
  “删除前,怎么不加个确认呀?” 
  “……” 
  确认页越来越多了,在最后大家看demo的时候,又一致觉得我们太罗嗦了。 
  究竟有没有一些原则和规范可以指导二次确认页的用法的?所以一边做项目,就一边进行一些分析了。最近在研究《windows vista UX Guide》,发现它里面的很多内容非常有营养,也对我之前纯原创内容进行了一些补充。于是分享分享吧,将原来的ppt做了一些摘选如下。 
  内容: 
  1. 什么是二次确认页(定义以及特征) 
  2. 什么时候用? 
  3. 形式的抉择? 
  4. 一些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二次确认页? 
  二次确认页其实就是Confirmation Alert,属于Alert家族中重要的一员。 
 
  英文定义:A confirmation is a modal dialog box that asks if the user wants to proceed with an action. 
  翻译成汉语大概就是:一个确认页是一种询问用户是否想继续执行某个动作的对话框。 
  二次确认页面的特点: 
  直接出现在用户刚刚发起的某个操作之后。 
  询问并确认用户是否想要继续之前的操作。 
  一般会包含一个简单的问题和两到三个操作。 
  二、什么时候用到二次确认? 
  二次确认的好处是: 
  减少误点击 
  避免动作中断时的损失(保存确认) 
  使操作更加慎重 
  安全性(有的二次确认还需要用户输入密码) 
  缺点是: 
  干扰了正常的操作流程,不恰当的多余的二次确认面还会让客户心生厌烦。 
  在一些鼓励的流程中,二次确认页还会形成巨大的漏斗效应,直接造成客户流失。 
 
  因此,白话大原则: 
  能不用就不用;——什么时候不能用?下文。 
  必要时才用;——什么是必要的时候?下文分解。 
  用了就让人明白。——怎么做?别离开,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什么时候用呢? 
  1. 保存确认(Save Confirmation) 
  例:填写表单中途离开,邮件写了一半关闭浏览器,文档未保存状态下点关闭。 
  确认的目的:避免误操作或损失。 
  2. 删除确认(delete confirmation) 
  例:开心网账户的删除(不能恢复),删除好友或文件等。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删除都需要确认,例外情况有如:频繁的操作(如删除邮件),不重要的删除或者恢复成本较低。 
  3. 其他重要且后果不可逆的操作 
  例:淘宝的确认收货并同意放款,百度有啊的撤销退款协议。 
  确认的目的:告知后果使操作谨慎,避免误操作。 
 
  4. 重要且不推荐的操作 
  确认的目的:通过确认让用户更改选择。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淘宝的“评价确认”: 
 
  二次确认页的特征既然是存在两个以上的操作选择,所以当只存在一种选择的时候,无论页面长得再怎么像确认页,也不是。 
  例如以下的页面: 
 
  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到底该如何判断要不要确认页呢? 
  建议如下: 
  1. 若不存在两个以上的动作选择——不要使用确认页,可以是成功提示,或者错误提醒,设计成不需要用户操作的样子。 
  2. 若存在两个以上的选择,但是90%的用户都会选择默认的选项——二次确认也是可以考虑去除的。可以加注一些提示来避免那5%的用户出现损失,但是不要用一个确认页去干扰这90%的用户。 
  3. 考虑重要性和恢复成本: 
  重要但是恢复成本低的,和不重要但是恢复成本高的,不建议使用二次确认,提供撤销操作更人性化。 
  重要且恢复成本高的,最好二次确认,避免损失和误操作。 
  4.是否是频繁使用的操作:一般情况下,若频繁使用,重要性就不是特别高,而且频繁出现的确认页会让人抓狂的,这种情况下,最好不用二次确认页。 
  而且确认页有很多替代的形式,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更加亲和,在以后的文章里会触及到。 
  同时,欢迎同学们提供反面的二次确认页案例,偶的视野实在有些狭窄。:) 
  你会看到很多种二次确认的形式。 
  本文或许不会涵盖到所有,只有最常见的(欢迎你随时提供案例哦)。 
  接下来的内容会按照以下目录组织: 
  1. 二次确认页有哪些形式(两个划分维度:设计角度与内容和功能维度) 
  2. 二次确认页的替代方案有哪些? 
  3. 如何选择不同的形式? 
  二次确认页的形式: 
  从设计角度划分: 
  1. 系统弹出框 
 
  2. lightbox(浮出层) 
  解释:Lightbox的效果类似于WinXP操作系统的注销/关机对话框,除去屏幕中心位置的对话框,其他的区域都以淡出的效果逐渐变为银灰色以增加对比度,此时除了对话框内的表单控件,没有其他区域可以点击。 
 
  3. 邮箱验证及手机验证码等替代形式 
  比如,偶要删除开心网帐号时,开心网给我发了一封邮件,让我点击邮箱里的链接来确认一定要删除。这种形式适用于比较重要的不可恢复的场合。 
  手机验证码确认的形式一般和资金相关,也用于比较重要的操作。 
  从内容和功能角度划分 
  这段资料来自于《windows vista UX guide》,为避免偶英文翻译有误,保留原文名称: 
 
  1.Routine confirmations(常规确认) 
  Confirm that the user wants to proceed with a routine, low risk action. 
  确认用户想要继续一个常规的,低风险的操作。 
  如图: 
 
[1] [2] 下一页   |